您的位置:首页 >企业 >

播下教育的种子!他的最后一课,学生哭成泪人……

2023-07-27 17:35:49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从大凉山走出去

又回到大凉山支教

中南大第24届


【资料图】

研支团成员苏正民

近日在支教学校

含泪给孩子们上完最后一课

他承诺两年后

孩子们初中毕业

还会重回越西二中……

去年毕业季

苏正民曾因撰写

6000余字毕业论文致谢

感动全网

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一员

凉山彝族小伙苏正民

和严宇飞、林雨源一起在毕业后

前往越西县第二中学支教

回到家乡支教的苏正民

担任道德与法治课老师

彼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杨灿明得知苏正民、严宇飞、林雨源3位毕业生要前往凉山支教,嘱咐他们“过去之后一定要照顾好身体”。

时隔一年,在3人结束支教之际,校长、党委副书记杨灿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红一行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调研。苏正民、严宇飞、林雨源均表示,这一年不仅照顾好了身体,还努力做好了这一年的支教工作。

▲校长、党委副书记杨灿明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红与越西县第二中学部分师生合影

一个月前

得知3位老师

即将结束支教生活

就有学生不断问他们

“老师你是不是要走了?”

学生们自发为他们

送上离别的礼物

有画的画 有写的信

还有做的手工品

最后一课上

苏正民播放了一段

7分多钟的视频

视频前半部分是学生的有趣日常

视频的后半部分

随着《送别》音乐声响起

课堂安静了下来

视频还没播放完

不少学生已经泣不成声

有人拿出试卷挡在眼前

试图遮挡自己的难过

有人趴在桌上偷偷哭泣

有人把脸扭向墙角

偷偷抹着眼泪……

苏正民强忍着泪水

和学生告别

我们将奔向各自的目的地,而这是远行前最后的告别,谢谢你曾陪我走过这一年。

他还请学生在便利贴上

写下自己两年后的心愿

并将纸条放进心愿瓶

“考上理想的高中”是很多学生两年后想要实现的目标。有学生写道:“考上高中,改变未来,让父母过上不愁吃穿的生活。”

还有学生写道:“要成为像苏老师这样的人,和苏老师一样,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再回报大山。”

还有的学生直接将心愿写为:“两年后,希望苏老师能回来,我还想再和苏老师合张影,看看苏老师的变化。”

苏正民承诺自己到时候

会再回到越西二中

看看彼此有没有实现

自己现下的心愿

他也再次强调了

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阿妹曾在作文中

描写苏正民

“苏老师戴着眼镜,皮肤黑得像刚挖煤回来似的。站在七个小矮人中间,他像第八个小矮人。”

告别之际

活泼开朗的阿妹哭红了双眼

她不断地问苏正民

“苏老师,你能不能留下来?”

越西县第二中学校长杨加子

评价苏正民

这一年的支教工作时

表示他很专业也很敬业

“有些人走出凉山不愿意再回来,但苏正民不一样,他没有忘本,愿意反哺家乡,用他的光芒照耀更多的人,这是他身上最可贵的精神。”

苏正民结束支教后

将重返母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读研深造

他承诺待研究生毕业后

仍会回到凉山

与苏正民回乡支教不同,严宇飞和林雨源分别来自湖北武汉和福建漳州。这一年,他们在凉山工作生活,也见证了凉山的发展。

严宇飞记得,去年8月,他从武汉前往越西支教,先从武汉乘坐飞机到西昌,又乘坐大巴经过3小时的盘山公路才抵达越西县。等他寒假回汉时,他惊喜地发现,越西县有了火车站,年底建成的成昆复线已经完全开通,他在越西乘坐高铁,只需两个半小时就能到达成都。再后来,严宇飞又坐上了越西县开通的环城公交。

▲苏正民与严宇飞在最后一堂思政课上展示学生写给他们的信

杨灿明校长评价说,1935年,红军长征过凉山撒下了革命的种子。如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到凉山支教,是播下教育的种子。

苏正民等3人结束为期一年的支教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的3名成员刘心睿、陈苗苗、张悦凌将于今年8月接力前往凉山支教。

今年6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学基金成立,用于资助学校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和学校定点帮扶地区的乡村孩子到武汉研学。未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支团还将结合支教地学校的需要,链接高校与社会的资源,开设励志奖学金、素质拓展夏(冬)令营、财商课堂、索玛花小记者等教育公益项目,更好助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

为吸引更多凉山优质生源报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在越西县第二中学挂牌。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